| 孟樸:5G+賦能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
| 來源: | 發布時間:1632115048 | 瀏覽次數:
|
8月23日,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智博會)在重慶拉開帷幕,本屆智博會繼續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匯集全球科技企業及相關業界人士,圍繞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話題展開討論。智博會期間,高通公司(Qualcomm)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出席以“數字化轉型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1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并發表演講。他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5G+AI賦能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高通將繼續助力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目標落實。 上游新聞:高通是連續第四年參加智博會了,可以說是智博會的忠實參與者,您如何評價在重慶舉辦的智博會,對目前的智博會有什么期望和建議? 孟樸:高通公司從首屆智博會參與至今,始終認為重慶具有非常扎實的工業基礎,也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在5G+AI賦能千行百業的未來中,我們在重慶有許多合作機會。例如,高通公司與中科創達在重慶渝北區設立的重慶創通聯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創通聯達”),就是我們在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家合資公司。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的一個重鎮,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地區。 從智博會近幾年的發展而言,首先,它的定位非常好,主題非常鮮明。智博會是我印象中國內較早的以“智能產業”作為主題的大型國際會議。從高通公司的角度出發,我們致力于實現所有人與物智能連接的未來,這與智能物聯網的發展息息相關,這也是我們始終關注重慶智博會并積極參與的原因。今年是第四屆智博會的舉辦。盡管去年受到疫情影響,我們依然見證了過去三年以來,智博會不管是辦會規模還是參展企業方面都逐漸壯大。高通公司能夠在展會上結交更多的朋友與合作伙伴,并將我們在產業中通過5G+AI賦能千行百業的理念和技術進展與產業內的企業進行分享。因此,我們非常看重智博會這一非常好的平臺,而且每年都積極參與這一盛會。 上游新聞:此次來參會,會給大會帶來什么新的思想觀點? 孟樸:此次大會有一個非常好的行業結合點,即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此次大會也會更加突出這一主題,我也會分享高通如何看待5G+AI為工業制造領域帶來的機會,闡釋不同行業間需要跨行業協同合作的重要性——圍繞這些方面分享我們的看法和體會。 上游新聞:高通在重慶落地和實現了很多項目,目前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 孟樸:高通在重慶進行了較多的投入,目前在重慶已成立了3個商業實體。 第一個實體,2016年2月,高通與中科創達在渝北區成立了合資公司創通聯達,立足于推動智能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實現具體的產業應用。舉兩個數據來證明它所取得的成績。2019年,創通聯達全年營業額為2.38億元,彼時它剛剛成立兩三年,仍處于一個較小規模企業快速發展的階段。2020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等方面的影響,其總營收仍達到了6.2億元。今年即將過去三分之二,其營收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過去幾年,高通公司一直在力推虛擬現實(X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是除智能手機之外最大的移動數字平臺之一,因而一直在推動其應用發展。目前國內也有很多廠家專注于這個領域,在這背后的解決方案中也有諸多來自創通聯達的支持。此外,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應用,例如智能座艙,國內很大一部分的車廠都是高通的客戶,它們的解決方案也有很多離不開創通聯達的支持。因此,這家合資公司是高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個實體,是我們與中科創達、重慶經開區管委會一起成立的智能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這一聯合創新中心在建立之初,便致力于支持在重慶的“雙創”企業。初創企業能夠免費使用這里的測試環境進行技術創新,并獲得技術輔導、創業輔導等等。從聯合創新中心成立之初到現在,我們已經累計培訓了重慶當地1300多位技術人員,他們能夠在不同的技術領域為初創企業和其它各類企業提供技術輔導。此外,我們已經為重慶當地的產業累計提供了3800多個小時的免費培訓授課,指導他們在物聯網以及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發展。 第三個實體,是我們和中科創達共同成立的高通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研究院,這里面不僅包括了高通公司,還包括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里一些其他的半導體和軟件技術公司,比如索尼、博世等。因為智能網聯汽車不是高通或者中科創達某一家公司能夠單獨實現的,它需要產業鏈上很多廠商協同合作才能成功。我們把研究院設立在重慶,正是因為我們看到重慶是中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希望通過高通和業內伙伴的共同努力,支持重慶汽車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對重慶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上起到支持作用。 另外,在過去兩年里,高通公司還利用自身影響將高通與業界的合作帶到了重慶。比如去年,高通在重慶推出了“Qualcomm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在疫情期間對支持重慶發展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高通公司還在重慶舉辦了高通人工智能及物聯網開發技術開放日,我們在全國范圍內挑選出了幾個城市,重慶這個活動是幾個城市活動中的“重頭戲”。9月,我們還將在重慶舉辦2021創業大賽,這個活動高通在中國已經連續舉辦了12年,今年是第13屆,我們把它搬到了重慶舉行,到目前為止已有170多家企業報名。今年的創業大賽由高通創投、騰訊5G生態計劃以及創業邦三家聯合舉辦,希望通過我們與業界的共同努力,讓參賽企業能夠免費使用到高通5G射頻和終端實驗室、人工智能創新實驗室等測試資源,也能夠免費使用到騰訊5G生態計劃的一些測試環境。晉級的前10名參賽企業將有機會獲得高通創投、騰訊投資以及創業邦的種子投資。這些都是高通結合重慶發展所做的一些努力。 上游新聞:高通作為無線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對重慶的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有什么建議? 孟樸:我認為有兩點比較重要:一個是從歷史來看,重慶就是一個重點城市,它有著非常悠久和龐大的工業制造基礎,因此,在5G+AI賦能千行百業方面,或者說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上,重慶的制造業正面臨一個升級換代的好機會。另一個重慶是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原有的產業基礎也面臨升級改造,智能網聯汽車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可以給重慶帶來更多機會。 我們期望重慶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工業制造,另一個是汽車的智能網聯化上,能加速推動這兩個產業的發展,這也會給當地企業帶來更多機遇。同時,像高通這樣從事5G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企業,有意愿也有機會能夠支持當地企業發展。實際上,我們已經在就一些具體項目與當地企業開展探討。舉例來講,智能網聯汽車或者C-V2X,很多城市都在做不同的道路測試,借助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緊密聯系,把成都和重慶之間的高速公路用智能網聯技術連接起來,也將有益于推動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在這種區域性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上,重慶有機會走在中國前列。 上游新聞:剛才您說看好重慶傳統制造業、智能高速,請問您還有其他看好的重慶未來制造嗎? 孟樸:這方面挺多的。重慶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城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我認為交通、水利、環保方面都值得期待。國家提出要推動長江保護,我覺得水污染治理和水利工程等都可以通過5G+AI遙測、遙感等技術推動。 上游新聞:5G一直是熱門話題,消費者對5G的發展也有很多期待,但好像目前尚未出現一個“殺手锏”級的5G應用。從終端反饋來看,5G用戶的體驗好像也不是特別明顯。請問高通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以及5G市場的發展? 孟樸:第一,中國的3G、4G、5G發展,在國家的政策引領下通過產業的共同努力,我們經歷了3G追趕、4G并跑、5G領先這樣一個發展路徑。原來中國3G、4G的商用時間比全球晚了3到4年,特別是中國4G發展得非常快,因為那是在其他國家已經發展了差不多5、6年的情況下我們才開始做的,所以很多4G產業發展初期的瓶頸我們并沒有遇到,但5G我們是和全球主要市場同步在2019年開始商用的。商用兩年來我覺得發展還是比較快的,之所以跟大家的預期可能會有一些不同,是因為5G基站的總數,目前從網絡覆蓋和規模上還需要一些時間。 第二,在3G和4G發展初期,大家都在尋找殺手級的應用。而事實上,最終開發出殺手級應用的不是移動互聯網的開發者,不是行業規劃,也不是建網的運營商,而是在網絡建起來之后,社會上的技術達人根據已有的網絡能力來實現這些應用的。后來在4G應用上流行起來的短視頻,并不是我們在4G建網初期所說的殺手級應用——那時候沒有人能想到,現在我們能夠通過微信、抖音和快手這些應用觀看視頻。所以,我認為運營商建網的速度對5G應用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網絡搭建起來了,互聯網公司和社會上的技術大牛們能想辦法將5G的應用體驗做好。 第三,到了5G時代,還會有一些新技術被采用,比如5G毫米波的應用。目前我們使用的5G頻率仍是與4G和3G類似的6GHz以下頻段,而實際上僅有這個頻段的頻率是不夠的,會有很多制約,很多應用需要在更大帶寬的毫米波頻段上才能實現。舉例來說,目前手機的發展速度很快,已經能夠拍攝4K或8K視頻,當你想要與親友分享這些視頻的時候,目前的移動網絡頻譜是有限速的,所以你發出去的視頻實際上已經被壓縮了。但如果毫米波得到了普及,大容量的傳輸可以支持你上傳4K或8K的小視頻,不再有15秒或是20秒的時長限制,能夠傳輸更長的視頻。因此,如果主管部門能夠盡快發布一些新技術或者新頻譜,在產業領域大家就能把5G建得更好,使消費者的應用體驗更好,一些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也將更容易實現。 上游新聞:高通一直是安卓手機陣營最大的支持者,跟絕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有合作。想問一下華為和榮耀的問題,您可以介紹一下榮耀和高通的合作嗎? 孟樸:關于這個問題我從兩個層面回答。第一個是合作本身,高通的商業模式和理念是打破原有的產業垂直集成,簡單來說就是打破“什么東西都自己做,不跟別人分享”的模式。所以從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后期開始,高通就致力于支持產業發展,希望成為產業鏈里的研發中心,通過技術和芯片支持生產移動終端的廠家,使他們的市場進入門檻大幅降低。與廠商進行合作時,高通的作用是賦能,我們不做裁判,不會指揮廠家具體該做什么終端。所以在中國CDMA手機時代,高通對大型和小型的廠家一視同仁,我們在中國開展業務已超過20年,高通始終支持中國產業做好終端業務。在2010年,全球前10大手機廠商中只有一家中國企業,但是現在全球前10大的手機廠商排名中,已有7家是中國企業,而這7家企業都是高通的客戶,我們樂意支持并將繼續支持中國企業和中國產業的發展。 第二個是和華為、榮耀的關系。高通和華為在過去20多年一直保持合作,從第一代CDMA開始,到WCDMA,不管是系統還是終端,高通一直在與華為合作、支持華為的發展。華為的領導人曾公開提到過,華為每年從高通采購數千萬顆芯片,雖然海思為華為提供了大部分芯片,但每年華為仍會從高通或是其他的第三方,采購大概占其總芯片數量1/3的商業通用芯片。榮耀是去年年底正式從華為獨立出來的。作為一家全新的獨立公司,高通將會像支持OPPO、vivo、小米一樣,支持榮耀、支持中國公司。同時,我們兩家公司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礎,雙方團隊彼此很熟悉,我認識榮耀的管理層萬飚先生和趙明先生已經20年了,我們從CDMA時代就開始打交道。最近,榮耀50以及剛上市的榮耀Magic3,都采用了高通的芯片。高通將繼續支持并助力中國的終端產業,使其產品不僅在中國市場,更在全球市場有非常好的收獲。 早在2018年1月,高通就與中國主要手機廠家在北京共同發起“5G領航計劃”,其主要目的就是在5G商用時代,希望中國廠家生產的5G手機能夠遍布全球每一個5G商用市場。高通除了支持中國廠家把終端產品做好,更要支持他們在全球5G市場的強勁發展。 |
|